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杨元庆增持联想巨资来源成谜 增持折价约5%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00  更新时间:2011/6/21 8:21:35  文章录入:admin

  通过斥资31.5亿港元(约合4亿美元)的增持行动,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成为联想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再一次巩固了他在联想的个人地位。31.5亿港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杨元庆这笔“个人投资”来自何处?对于这个媒体很感兴趣的问题,联想方面昨天推翻了此前给出的“下周对外披露”说法,表示不会再对此事进行公告、置评。这让杨元庆增持联想的资金来源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聚焦

  资金来源秘而不宣

  杨元庆增持联想股份的消息上周五公布后,增持资金来源便成为一个备受业界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当天,联想发言人曾就此表态称:“增持是杨元庆的个人投资行为,联想对此不予置评,交易价格及资金来源等信息将于下周对外披露”。

  不过,就在昨天下午,记者就此问题询问联想方面时,联想集团相关负责人却对上述说法予以否认,表示不会再对杨元庆增持一事进行评价,并肯定地告诉记者:“这是个人财务行为,上市公司不会就此事再发公告”。

  虽然杨元庆贵为联想集团CEO,但31.5亿港元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此次增持交易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股份数量和交易金额庞大。仅凭杨元庆的个人收入是无法支付这笔资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杨元庆个人收入主要集中于个人年薪以及股票投资收益。联想集团财报中披露的薪酬信息显示,2010财年,杨元庆的薪酬包括薪金收入85万美元、酌情奖金24.6万美元、长期激励奖励604.5万美元、退休金及退休金计划的雇主供款8.5万美元、其他福利9.1万美元,合计731.7万美元。而杨元庆2009年各项收入为722.9万美元,两年的薪酬收入也才折合约1亿港元,仅相当于此次增持资金的零头。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杨元庆在去年3月9日、10日、11日连续减持571.8万股联想集团股票,套现3082万港元。当年12月8日,杨元庆再次场内减持60万股联想股票,套现336.18万港元。此外,在2009/2010财年,杨元庆曾因联想集团长期激励计划获得约3300万股联想股份,该部分股份如果以现金全额支付,价值亦约1亿港元左右。虽然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担任高层多年,但以2010年一年来衡量,其年收益总和约2亿港元左右,除非连续15年都能保证有上述收益,否则其个人财力是很难与31.5亿港元的增持资金画上等号的。

  正因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杨元庆此次增持的资金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对个人股份的质押贷款,二是此次增持可能包括了以杨元庆的名义为管理团队所作的代持。

  -细节

  增持折价约5%

  在上周五联想集团公布了杨元庆增持的初步消息后,一些交易细节于次日被正式披露:杨元庆以每股3.95港元从联想控股购得约7.97亿股股权,交易总额为31.5亿港元。与上周五联想4.17港元的收盘价相比,杨元庆在此项交易中的收购价折让约5%。

  在此次交易之前,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是:公众持股56.93%、联想控股持股42.35%、董事持股0.72%。杨元庆增持后,最新持股状况变为:联想控股持股降为34.82%,杨元庆持股8.7%,剩余为公众持股,杨元庆变身为联想集团第二大股东,也是最大个人股东。对于联想内部的这次股票转让行为,联想控股新闻发言人桂琳解释为“对管理层实施激励”,但其并未对联想控股是否计划出售更多股份作出回应。

  昨天上午,在杨元庆增持联想股份消息的提振下,联想集团以4.29港元高开,一度冲高至4.32港元,午后出现震荡盘整,最终报收4.2港元,涨幅为2.64%,成交7574.54万港元。

  -评说

  肯定+激励

  资深IT分析师曲晓东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杨元庆增持一事相当于MBO(管理者收购),不仅是联想对其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一种激励。联想集团5月底发布的2010-2011财年年报显示,2010-2011财年,联想集团综合销售额较上一财年增长了30%,达到216亿美元,联想集团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更是创下10.2%的双位数历史新高。继收购日本NEC、德国Medion之后,联想集团将在今年有长足突破。“管理层对联想股票的增持,表明看好公司业绩”,曲晓东表示,联想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成功扭亏为盈,未来将向做大做强的目标进一步挺进。

  众所周知,联想控股采用母子公司结构,下属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等5家子公司,已成为横跨电脑、IT服务、投资、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多元化集团。柳传志曾公开表示,联想控股已经选定了财务顾问公司,联想最高管理层大概一个月就要把上市事宜梳理一次。随着柳传志逐步将联想控股旗下的各项业务向各业务带头人交权,联想控股的上市计划也已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