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iPhone背后不是硅谷 而是华尔街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00  更新时间:2011/8/12 10:26:13  文章录入:admin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个世界似乎只有一个亮点——苹果公司。据了解,下个月开始中国三大运营商都将不惜代价拼抢新一代的iPhone。据计算,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后,苹果公司拥有的现金甚至超越了美国政府。当通胀不断加剧,所有东西都在不断贬值之际,苹果iPhone手机却简直成为了硬通货——不但不会贬值,甚至还能像黄金一样升值,即使遥远的第一代iPhone都仍然能卖出不错的价格。在这个危机来临的时代,苹果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希望——它的股价没有下滑反而不断创出新高,它甚至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与不断拿钱给高管发奖金的华尔街比较,股价不断攀升的苹果,不论是在产品创新上还是资本回报上,都比贪婪的华尔街好太多。越来越多人愤然认为:当大学毕业生挤破头去硅谷,美国就繁荣,当大学生挤破头去华尔街,美国就衰退。一位激进的香港学者甚至曾表示:即使没有了金融家,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影响,但这个世界却不能没有工程师。其实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类似的“金融无用论”就没有停止过。不过近来,反对上述激进观点的论调,倒也越来越多。

  美国能有iPhone是不是仅仅因为创新精神?不是。电报是意大利人马可尼创设的,汽车工业是德国人做到了极致,北欧的手机曾经独步天下。如果说创新,日本人能将所有发明产品做到了极致,其创新的机器人技术至今领先。甚至中国人的创新也不赖——从深圳的山寨机到三聚氰胺,单纯从技术上而言,都是不错的创新。但为什么这些国家,都诞生不出苹果iPhone?为什么从二战后开始,美国的创新就开始遥遥领先于欧洲国家?

  有学者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创新能力,不是在于美国拥有硅谷,而是在于硅谷背后——华尔街。一台Iphone内拥有超过40万个应用程序,拥有无数专利产品。每一个专利产品背后,就是一单正在完成、或者已经完成的融资。所有这些潜在的融资,都在华尔街完成。每个普通的美国人,如果乐意投资1美元,4亿美国人就能投资4亿,足以支撑大量创新项目。而每投入的1美元,在将来有可能带来数百美元的回报,而失败了,也就1美元而已。显然,华尔街让创新企业、华尔街以及每一个美国人都共赢。

  更重要的是:华尔街完全是市场化的。华尔街企业可以很自由地与企业结合,风险投资可以参与企业的IPO,推动上市然后退出。当企业有问题,金融势力可以很快地抽离,当金融势力有问题,企业也可以很快地抽离。因此,即使华尔街深陷困境,却无损苹果公司傲视全球。但在许多国家,尤其是金融资本与企业高度捆绑的远东国家,缺乏市场化的企业与资本基本上一损俱损。以日本为例,大银行与大企业基本上是捆绑在一起组成大财团,结果一旦银行出现问题,大企业需要长达10年以上时间才能剥离,自然错过了创新的一切机遇。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下一个结论:iPHone背后的不是硅谷,而是运作良好的美国金融体系。华尔街有他的缺点,华尔街金融家贪婪、邪恶,但市场化的力量却能纠正这一切,并最终成就出iPhone这样的产品。记者 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