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微信公众号被指抄袭泛滥 如何维权成难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00  更新时间:2014/2/27 21:23:35  文章录入:admin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微信公众号被指抄袭泛滥,如何维权成难题。眼下,微信公共平台越来越火爆,人人都可以过一把"自媒体"的瘾。不过有媒体表示,近期接到不少用户反映:随着微信平台的火爆,众多微信公众号版权侵权现象也越来越多,大量公众号未经授权就转载或赤裸裸的抄袭他人的原创作品,并开始靠此赚钱,不少作者和权利人表示维权困难。

  一位微信用户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也关注了不少微信公众号,但后来发现内容抄袭,而且同质化,慢慢就取消关注了。

  于女士:现在觉得微信特别的方便,然后无论是跟朋友联系或者是看一些娱乐八卦之类的,我觉得微信平台账号什么的,我也经常看一些小心灵鸡汤或者是关于家居生活一类的一些小文章,就是我曾经关注过一个关于家居的,生活家居类的一个微信平台号,它经常会总结一下哪一类时尚装修或者之类的一些家居设计的一些总结的内容,自己挺喜欢看这方面的。后来我无意中就发现这些内容其实和一本书上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发现它基本上每期都是抄袭人家的内容,通过微信来发布的话,我觉得也是对别人劳动和知识的一种不尊重,后来我慢慢的就不太关注它了。

  微信公众号是否存在这些抄袭问题?微信服务商对此又有什么规定呢?今天经济之声记者就此咨询微信方面,但截至发稿前暂时没有收到回复。

  相关数据显示,微信平台上公众账号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在2013年11月就达到了200万个。如果以每天8000个的增速计算,目前的数量估计超过250万个,其中八成是订阅号。其中除了很多个人运营的自媒体之外,也包括不少自媒体联盟和机构媒体,以及不少企业运营的订阅号。

  据了解,不少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靠点击赚钱了。微信日前悄悄上线广告系统"广点通",邀请少量订阅号参与广告系统测试,订阅号的广告收入在扣税后100%归账号持有者,每个点击价格为5毛到1元。有参与内测的账号透露,测试10天内就获得了超过万元的广告分成。

  这样的收益对微信公众号来说,无疑很有吸引力。业内分析,知识版权意识在国内市场相对欠缺,如果微信公号平台进一步扩大并进行商业化运作,对原创内容的保护更显的重要。

  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法律属性如何认定?它的内容是否受著作权相关法律的约束呢?资深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在接受经济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符合独创性的要件,就属于作品,作者本人就享有著作权。

  赵占领:《著作权法》它所保护的是作品,作品的核心要件就是有独创性,只要有独创性,就是不论它的内容是长短,哪怕只有一句话,那么它也是属于作品,也有著作权,也受法律保护,如果说没有经过允许一般不转发,是这个你直接按原创去,按首发去发别人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就是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就构成版权侵权。

  著作权其中一项权利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未经作者许可,通过微博、微信及其他互联网产品传播作品,属于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不过,赵占领分析,通过微博、微信侵权的主体更多是个人,加上作品篇幅往往不是很长,通过诉讼维权,无形的成本很高,但是赔偿标准却不高,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赵占领:因为像微博或者微信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篇幅比较短,字数很少,按照著作权侵权赔偿的话它有一个标准,如果文字作品,那么一般按字数来算,这样的话它如果篇幅比较短,索赔的金额就会比较低,但是他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很高的,可能最后算下来,他的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这是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在微博和微信这种版权侵权问题上权利人所面临最大的困惑,所以这也导致就是说很少有权利人他会愿意通过法律的手段去维权,因此正常来讲不是很现实或者说不是很划算。

  赵占领表示,用户遭遇类似侵权,比较高效的方式还是按照微信或者微博服务商的侵权投诉方式,发出侵权通知,要求服务商在核查之后删除侵权内容,如果不删除,则可以追究服务商的责任。